为什么抗战时期日军一直没能进入陕西
1937年入秋后,日军就出兵直扑陕西。从1938年到1939年底,日军从府谷渡口到潼关渡口,发动了大小20多次的渡河战斗。由于抗战军民的奋力抵抗和黄河天险作屏障,日军始终未能占领陕西一寸土地。1939年后八路军在华北建立了根据地,日寇再无力西顾了。
日军为啥打不进陕西
1、地理屏障太硬核
陕西东边的黄河和秦岭构成天然防线,尤其是黄河在潼关一带水流湍急,两岸悬崖陡峭,日军坦克、大炮根本过不去。“潼关锁钥”的名号不是白叫的,历史上这里就是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的兵家必争之地。
2、地形“劝退”机械化部队
陕西地形复杂,北有黄土高原沟壑纵横,南有秦岭山脉层峦叠嶂,日军依赖的汽车、坦克在这里寸步难行,比如中条山战役后,日军曾尝试西进,但被八路军和国军利用地形打游击,补给线被拖垮,只能放弃。
3、国共合作+全民硬刚
陕西是抗战大后方,国共在此达成合作共识。八路军在山西、河北敌后疯狂“偷家”,切断日军补给线;陕西本地军民修工事、挖地道,甚至学生都参与运输物资,日军正面强攻代价太大。
4、日军“战略放弃”陕西
日军侵华核心目标是占领资源区和交通枢纽,陕西当时工业薄弱,优先级不如武汉、长沙,加上太平洋战争爆发后,日军主力被牵制,有限的兵力只能保重点区域,陕西成了“不划算的选择”。
:天险+地形+人拼+战略误判,让陕西成了日军“啃不动的硬骨头”,直到投降,日军最西只打到陕西东边的风陵渡,隔着黄河干瞪眼。
相关问题解答
1、为啥陕西成了日军啃不动的“硬骨头”?
我查了资料发现,陕西地形太bug了!北边是黄土高原,南边是秦岭,中间还夹着个黄河,日军坦克大炮根本施展不开,当年国军和八路军靠着潼关天险死守,日军强渡黄河好几次都被打回去,气得直跳脚——这地方简直是大自然的“防弹衣”啊!
2、听说陕西有“神秘力量”帮忙?
哈哈,还真不是玄学!陕西是八路军的大本营(延安就在这儿),群众基础杠杠的,老乡们给八路军送粮带路,还挖地道打游击,日军每次想偷袭,半路就被民兵放冷枪,连村子在哪儿都找不着,跟进了迷宫似的!(网上有人说连陕北的沙尘暴都帮咱,吹得鬼子睁不开眼~)
3、日军为啥不绕路打陕西?
他们试过啊!但往西要走甘肃荒漠,补给线拉得老长;往东河南战场被国军缠住,根本抽不开身,日本陆军参谋部的档案里都吐槽:“陕西像个刺猬,无处下嘴!” 而且后期太平洋战争爆发,精锐部队调走了,更没戏了。
4、陕西没被攻破对全国有啥影响?
那可太关键了!陕西守住了,延安就成了抗日“灯塔”,全国热血青年都能跑来参加革命,要是当年陕西沦陷,八路军可能被迫转移,整个抗战局势都得改写,所以说,陕西老乡们种地扛枪两不误,真是立了大功!
本文来自作者[悦琳琳]投稿,不代表天枭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abcnative.com/zlan/202504-428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天枭号的签约作者“悦琳琳”
本文概览:为什么抗战时期日军一直没能进入陕西1937年入秋后,日军就出兵直扑陕西。从1938年到1939年底,日军从府谷渡口到潼关渡口,发动了大小20多次的渡河战斗。由于抗战军民的奋力抵...
文章不错《为什么抗战时期日军一直没能进入陕西 日军为啥打不进陕西》内容很有帮助